拥抱deadline的蔷薇

日常吐槽宽街。因被迫宅家无聊开始看起了恐怖片

【话剧】外百老汇《The Woman in Black》

02/23/2020, The Mckittrick Hotel (The Club Bar)。


大家都是冲着看恐怖片来的,但看了一半我觉得剧本更像“心理惊悚”;光看“怎么吓人”那确实没啥技俩。连我这种看Jump Scares都会怕的人都能挺过去。抛开舞台表现光看原作故事,说不定更毛骨悚然。难怪“黑衣女人”拍成电影或广播剧好看很多,话剧形式就没有几年前的 Ghost Stories 抓人眼球了(Ghost Stories我当年看完也觉得不吓人……)。总的来说恐怖题材制作戏剧“先天不足”,小说靠脑补暗示,影视靠画面烘托,舞台艺术两方面都容易不落好太吃亏了。


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,主要是纽约场请的俩位演员David Acton 和 Ben Porter,看他俩台上飙戏实在痛快。尤其是David老爷爷,一人分饰六个角色,开场还要强行假装自己不会演戏,哆哆嗦嗦声音微弱地“棒读”哈哈。角色互相切换毫无痕迹还非常好玩,惊恐时睁大眼睛不知所措特别可爱。结尾谢幕的时候老爷爷笑容满面地谢幕一瞬间有被圈粉,不愧是皇家莎士比亚团出身的“英伦人民艺术家”(手动doge)。


虽说宣传都重点吹“回归low-tech舞美本质”啊,“在酒吧里讲故事”啊等等,但我不觉得把舞台设置在酒吧pub里有多少加分(哪怕是著名的Sleep No More家的台子)。而且我坐在第一排最左边的旮旯角儿,完全没法体验到舞台布景试图营造的可怕氛围。虽然戏中戏这样的结构,肯定演到最后会有“幻境入侵现实成真”的恐怖,不过开场男二“调教”老年Kipp先生演戏的一段,虽稍显冗长,但有种“戏剧反讽戏仿”的乐趣。就像开始怎么也练不好台词的Kipp先生苦恼“我们上哪儿去找条狗来演这个故事啊”,职业演员野心勃勃地说“观众自己会use imagination啦”。还有什么展示灯光、音效,怯场的Kipp先生一戴上眼睛就仿佛“戏精附体”(你是克拉克肯特吗hhh),总觉得这些情节是编剧与导演对挚爱的舞台艺术一种另类的“致敬”。


我理解会有人觉得《黑衣女人》剧情俗套且无聊。原著80年代出版的了,放现在看来可能确实没那么“先锋”。如果有看过英国短篇经典“猴爪”的话,可能就会理解为什么“黑衣女人”不吓人,却在英国常演不衰。和“猴爪”一样,“黑衣女人”强调心理暗示与留白。《猴爪》当年我看的时候也觉得不怎么可怕。当时是参加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英语角,组织者就说,你们想象一下,前面一次许愿都以扭曲方式成真并付出了代价,那么这次许愿“死者复活”,且传来敲门的声音。假若主人公不把最后一个愿望用来取消,打开大门会发生什么事呢?也许只是邻居来串门,又或许是更可怕的事物呢?经她这么一说,原本普通的故事立刻就“毛骨悚然”了起来。


《黑衣女人》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,海平面之下那些从未点明的细节与伏笔才是原著受欢迎的原因。那些与主角年轻的Kipp擦肩而过的小镇配角,有多少人也曾经遭受过“黑衣女人诅咒”?比如Kipp与小镇律师所所长一起去墓地时,看到黑衣女人而所长却没有看到;这与结尾演完戏中戏的老年Kipp没能看到黑衣女人出现,而请来帮忙指点的职业演员却看到了,两处情节形成镜像对比。不禁让人揣测起两个角色背后的故事:老所长该不会也曾经被诅咒,失去了重要的人?而那位受Kipp所托的职业演员会不会也受到同样的命运?结尾的戛然而止,似乎又说明诅咒还在继续。正如舞台开场前男二对主角Kipp先生吐槽说“只要观众能用想象力,就算没有狗咱也能还原出来”。想象力才是“恐怖”的养料。


看的时候一直把它和前段时间Classic Stage Company出品的“弗兰肯斯坦”对比,感觉两者形式都很像,按他们说法就是回归传统的“storytelling”模式而不是着重整个舞台。《黑衣女人》更像“故事演绎”而不是正经八百的戏剧。这种其实很吃演员演技。CSC的《弗兰肯斯坦》之前说过,演员发挥不是很出色,个人觉得演的角色区别不大。不像David Acton每个角色说话语气、动作和神态从头到尾区分得清清楚楚。我想舞台原版能在西区演三十年,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演员对手戏来的。不同演员组合,处理方式不一样,演戏火花也都不一样。我还蛮期待哪天抖森或大舅上台来飙一场。


评论
热度 ( 2 )

© 拥抱deadline的蔷薇 | Powered by LOFTER